Skip to main content

糟里没酒喝,梭里没布穿

糟里就是现在的大作村,据说这个村原来叫枣林。为啥把枣林叫成糟里呢?还有糟里没酒喝的传说?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。

从前有姓马和姓刘的两个外地人,因家乡遭了大灾,帶着家人逃荒来到灵丘县,走到城西十里的一片酸枣林处,看到那里树多柴多,土肥地好,就安家落户住下了。后来随着年代推移,这刘、马二户人烟不断扩大增多,逐渐成了一个小村落。因为村落四周多是酸枣树,人们就叫这个村为枣林村。

那时候,枣林村的人们种别的作物很少,大都种高粱。枣林村的高粱很出名,粒大饱满,是县城几家酒坊做酒的上等原料。说也怪,枣林村的高粱拿到城里酒坊出酒量要比别的地方的高粱多两成,而在本村做酒出酒量特少。因此,虽然枣林村年年种高粱,但一直没有开酒坊的。据说在本村做酒出酒特少的原因是水的缘故。

枣林村每年要卖到城里酒坊大量的高粱。当时酒坊有个习惯,谁卖给高粱,谁就能低价买酒糟。因此,枣林村的人每年要买回大量的酒糟喂养家畜家禽,几乎家家户户都常年备有酒糟,但很少有人买得起酒喝。因此,人们针对枣林村只有酒糟没有酒、只种高粱没酒坊的拗门,就把枣林村以谐音叫成糟里了,相随出了糟里没酒喝的传说。

提起梭里没布穿的传言,人们首先想到了梭里村的居住地形。梭里地处县城西北山区一条河峪半坡上,居住的河峪位置中间宽,两头窄,很象一个织布梭子。

相传,梭里村第一户人家是南方的织布匠。这个织布匠是因逃避官债来到灵丘的,为了不让人知道他,故意在这条河峪深处隐居下来。据说,织布匠人烟很旺,不到十代年景,家族就发展成了一个小村落。但因灵丘不产棉花,织布匠的手艺到第三代就失传了。织布匠的后代为了永远不忘他们的开户立祖是个织布匠,就针对村落的河峪地形,把村子叫成梭里了,同时把村庄所在的那条河峪起名梭沟峪。

那时候,梭里人的生活是极其穷苦的,山是穷山,地是薄地,人们挣扎一年,只能勉强糊口,大部外人无钱穿衣用布,靠的是冬穿夏拆、左缀右补遮丑避寒,一件衣布最少穿用八九年。还有些人没布穿,靠的是破烂不堪的废羊皮包裹身子。因此,便有了梭里没布穿的言传。


搜集整理:李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