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三国时的诸葛亮,手中常挥动一柄鹅毛扇。无论是军帐运筹帷幄,还是沙场对阵厮杀,总是身不离扇,扇不离手,提起这柄鹅毛扇,倒引出一段故事来。

诸葛亮七、八岁时父母双亡,跟随叔父在湖北襄阳隆中居住。他勤奋好学,十五、六岁,听说河南南阳卧龙岗有个黄员外,家藏古今奇书,便辞别叔父,来到南阳。

这黄员外名叫黄承彦,前几年老妻病故,膝下只有一个女 J 儿。他有个爱鹅的嗜好,养鹅千只,晨出晚归,整日里在白河中放牧,一群鹅养得羽翼丰洁,个大体肥。他还有个怪脾气,家中虽藏奇书,可是从不外借。

诸葛亮来到南阳,并没有马上去拜访黄员外,却在卧龙岗上搭了个茅庵,开荒种起地来。每天,黄员外在岗下白河滩头牧鹅,诸葛亮在岸边开荒,时隔不久,两人就渐渐熟悉了。黄员外时常走上岗来和诸葛亮交谈,谈话投机,便成了好友。以后,诸葛亮常去黄员外家借书,成了员外家的常客。

黄员外觉得诸葛亮知书达礼,胸怀大志,早想把爱女许配给他,谁知和女儿一提,黄小姐却连连摇头。原来这黄小姐,自幼好学,且聪慧过人,只是容貌丑陋。前两年,有人爱慕小姐才学,前来提亲,谁知听说小姐丑陋,没有几日又来退亲,使黄小姐十分伤心,她瞧不起世那些重色轻才之徒,宁肯不嫁,也不愿再被捉弄,所以,这次父亲给她提亲,小姐摇头不允。

哪知,诸葛亮不是那种世俗小人,主动托人前来说媒,员外大喜,当即答应了这门亲事,黄小姐对诸葛亮也早有爱慕之心,只是不知诸葛亮是真情还是假意,所以才不答应。这次听说他不重容貌,主动提亲,心中暗暗欢喜,心里早默认了亲事。

一日,诸葛亮和几个朋友又来到黄家。黄小姐隔帘相望,只见诸葛亮气字不凡,座谈天下大事,无所不晓,只是交谈之间,锋芒过于外露,喜怒皆形于色。黄小姐将这些暗记在心。

过了不久,黄员外帮助诸葛亮在卧龙岗择吉日完婚,并将家中藏书和一群白鹅做了陪嫁。又过了一年,诸葛亮听说叔父有病,便领着妻子离开南阳,去襄阳看望叔父。

这时,正遇上徐庶走马荐诸葛。刘备、关羽、张飞来襄阳隆中,“三顾茅庐” 请诸葛亮出山。诸葛亮无耐,只得从命,可又觉得自己年纪尚轻,不免有点心虚。

临行时,黄小姐宰鹅置酒为丈夫送行,并将连夜赶制的一柄鹅毛扇送给诸葛亮。诸葛亮不解其意,黄小姐道:“此扇是为妻连夜所制,你出山辅佐刘皇叔振兴汉室,拯救百姓,责任重大,需事事小心。我与你朝夕相处,已有些时日,看你有一大弱处。即遇事容易着急,喜怒皆形于色,这柄羽扇,有事时正好为你遮挡一二。而且,鹅是机警牲灵,一有风吹草动,它便知晓。日后军务在身,要随时记着 ‘机警’ 两字。” 话没说完已泪珠连链。

诸葛亮接过鹅毛扇,深感妻子一片苦心。从此以后,他便经常不离那鹅毛扇了。


搜集整理:赵成玉 皇甫姜